首页 >> 新闻动态

“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实验室”2021年学术年会胜利举办

发表时间: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团队的交流与融合,2021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实验室举办了“2021年度学术年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小俚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何吉波副教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王雪松教授作特邀报告。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樊希望心理治疗师,同济大学张惠欣专职研究员,同济大学焦钰钧、陈佳雯、鲍彦莅、朱明环博士研究生作项目研究报告。本次年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由实验室主任赵旭东教授和王雪松教授共同主持,累计参会人员超过1000人次。

 

 

在开幕式上,赵旭东教授介绍了“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实验室”成立背景,希望实验室能在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浦东新区临床高原学科的建设框架下,打造精神医学与交通运输工程的“医工文融合”交叉学科。基于行为与心理分析理论对各类交通参与者进行交通行为分析,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实验室主任赵旭东教授主持学术年会

 

王雪松教授表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交通安全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经双方5年多的交流讨论,“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实验室”在2021年5月21日成立。本次年会是实验室的第一次学术年会,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安全涉及人因各方面的研究。

实验室主任王雪松教授致开幕词

 

【特邀报告】

李小俚教授在题为“注意评估与增强”的报告中介绍了注意的特性、注意的评估方法、注意训练和增强注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脑神经反馈训练的方法。展示了团队设计的模拟飞行注意评估系统。

 

何吉波院士在“海陆空天人员的疲劳监控与管理”报告中,介绍了三个团队近期的工作成果,分别从疲劳研究经历、疲劳理论与表现、飞行员疲劳管理与排班、驾驶研究疲劳实时监控几个方面进行汇报。介绍了研发的疲劳检测设备和实车疲劳驾驶研究。

 

王雪松教授在“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研究进展”报告中,从交通事故人因特征、交通安全研究平台、常规驾驶行为、危险驾驶行为、车辆主动安全、道路设计安全评估、营运行业安全管理进行汇报和总结。

 

【项目工作汇报】

共6位专职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对其负责的项目进行了汇报,分别为:

焦钰钧博士研究生负责的“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DBQ问卷研究”;

张惠欣专职研究员负责的“推动中国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法律制定与实施”;

陈佳雯博士研究生负责的“驾驶警觉与智慧座舱研究”;

樊希望心理治疗师负责的“抑郁行为对警觉水平的影响特征”;

鲍彦莅博士研究生负责的“货运车辆驾驶人监控与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朱明环博士研究生负责的“精神障碍患者驾驶安全性不容忽视”。

 

在总结发言中,赵旭东院长表示国家在酒驾、毒驾方面管控较好,但存在大量疲劳驾驶等涉及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存有精神类的障碍或隐患,呼吁大家重视与交通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验室未来将加强医科和工科的合作,进一步互通资源。赵旭东院长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同济大学开展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的合作。

王雪松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议题多样化,成果丰富,希望能针对重点驾驶人员、重点安全问题,通过学科交叉开展更为专业和深入的合作研究,并支持交通安全改善的实践。今年依托“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实验室”共同开展了交通安全文化相关的项目,在更大的视角研究交通安全。希望实验室在重大科研项目申请,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取得成果,同时不断推进国家交通安全的改善。

合影留念

线上会议回放地址:https://xst.ccmtv.cn/Live_Operate/play_live/20211222_1_2_180?ccmtv_info=

 

 

供稿 | 同济大学 张惠欣

审核 | 科教科

©CopyRight 2003-201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备案号:沪ICP备13005359号-1